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媒体聚焦】蚌埠日报‖公益扶贫林“扶”出新路子
时间:2020-09-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贫困户正在“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基地清理杂草

 

 

 

原标题 :公益扶贫林“扶”出新路子——固镇县人民检察院创新“绿色检察+生态脱贫”模式

 

□蚌埠日报记者 庞贵军 文/图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时刻,固镇县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精准施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中蕴藏的机遇,不断探索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而这其中,固镇县人民检察院围绕公益诉讼,打造“绿色检察+生态脱贫”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加大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力度,推动补植复绿工作,而且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也为全县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8月20日,记者来到固镇县城关镇张桥村“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基地。只见,雨后的红叶紫薇娇艳轻盈,女贞青翠蓊郁,林木排列整齐,生机勃勃。在女贞园里,植绿扶贫项目标识牌上记录着贫困户的姓名、帮扶人的联系方式和预计收益等,一目了然。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不然俺这病,还有老伴的病,哪能瞧得起,想想,这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过。”73岁的张凤祥因病在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实现脱贫。

 “老张两口子,加上他父亲,都是低保贫困户,其中老张的病更重些,做了三次心脏支架手术,前前后后花了四十多万块钱。老张在享受‘351’‘180’健康脱贫政策的同时,我们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保障兜底等措施进行全程帮扶。”固镇县城关镇张桥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陈昌义介绍,在“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基地,老张家有一亩二分地,入股1200块钱,三年后可以获得4800块钱的收益。

  据了解,“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是固镇县人民检察院与县扶贫开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共建的一处扶贫基地。在三家共建“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的工作机制中,固镇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滥伐林木、盗伐林木等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向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人追偿生态修复费用,用于异地恢复造林;县扶贫开发局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根据全县贫困户所在村的具体特点及林木种植规划,确定补植复绿位置、树木品种及种植规模,并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公益林的种植、看护、管理等工作由村委会带领贫困户共同完成,树木长成后,其经济收益由村委会和贫困户按照6:4的比例进行分配。

  说起“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固镇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小玲感慨地说,在近两年的扶贫帮扶工作中,“灌水式”“输血式”传统脱贫模式已无法满足贫困群众脱贫愿望,而自主式、可持续性的产业扶贫模式更适宜当下脱贫工作需要。“我们在办理生态类公益诉讼案件时,初衷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而最为核心的要义,则是监督检察建议及诉讼裁判的落实,以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现在我们将生态公益诉讼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利用滥伐林木的生态修复金来补植复绿,不仅实现生态修复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效带动贫困户通过绿色经济实现脱贫增收。”

  2019年春天,固镇县第一片涉林公益诉讼案件异地补植林在张桥村扎根。林地东至张桥村脱贫大棚、西至养羊场东便道、南至地头沟、北至水泥路,林地树种为女贞,每株工程造价10元,共1060株,占地6亩,预计三年后,首批树木将以每株30元的价格销售,经济价值为31800元,是栽植成本的3倍以上。

  “去年首批女贞经过三个月的种植观察期后,全部稳定存活,未出现病虫害或其他灾害情况。”固镇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负责人王伟说,今年,公益扶贫林继续扩大规模,先后投入生态环境修复赔偿金4.2万元,新增美国红叶紫薇2600棵,占地9亩,每株工程造价16元,预计三年后将以每株70元的价格销售,经济价值为18.2万元。同时,村委会针对公益扶贫林还增设了公益性劳动岗位,贫困户每天在林地务工可获得80块钱的劳动务工费。

  在“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基地,记者看到,公益扶贫林的logo极有创意——上方以党旗为背景,代表检察工作和脱贫攻坚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的重要工作;党旗下方一双带有检徽和脱贫标识合拢为爱心的手,代表检察机关与扶贫部门合力为民的追求;小鸟和树木,寓意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9年以来,固镇县人民检察院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先后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3件,收到回复49件。助推相关职能部门清理污染水面65亩,拆除围栏网簖25个、抬网93个、网箱15个、暗桩700余根,清理固体废物5万吨,复垦土地32.25亩,引导30户养殖户搬出养殖红线,迁出家禽8万余只,对全县156个村的10748棵雄性杨树进行标注,目前已采伐9062棵,降絮效果显著。办理刘伟等人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已向侵权人追偿生态修复金5.5万元,补种树木2335棵。其中,在2019年度全市基层检察院考核中,固镇公益诉讼工作位列第一。

  “‘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的成功探索,开创了‘检察公益诉讼+扶贫’的工作新模式,拓展了检察公益诉讼的空间,延展了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公益的效果。我们与县扶贫开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以‘绿色检察+生态脱贫’,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更好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固镇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家敏告诉记者,“我们要把公益诉讼职能深度契合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法治思维、法治力量,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持续开展专项监督,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记者手记 

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在记者的报道中多次出现,而固镇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将向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人追偿的生态修复金用于补植复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扶贫模式,这是第一次。

  在脱贫攻坚这道“考题”上,固镇县人民检察院从自身工作出发,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出“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实践样本。这一样本在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能的同时,围绕固镇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局,找到了切入点,并持之以恒地强力推进和落实。

  在创新开展“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工作中,固镇县人民检察院将检察公益诉讼这一概念化的、抽象化的利益,让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同时,那些滥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在受到应有惩罚之时,传递出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助力谷阳绿色发展。

  “固镇检察公益扶贫林”这一创新做法,可复制,可操作,其案例成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这也再次印证:只要敢于探索,勇于担当,一定会有新思想,拿出新举措,走出新路径。